这消息一出,整个学术界都为之震动!就在最近的一天里,竟然有4位院士离我们而去,这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他们分别是神经科学界的泰斗郭爱克院士,血液病学领域的巨匠陆道培院士,以及宋善俊教授和一位未公开姓名的院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四位院士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离世后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神经科学的璀璨星辰:郭爱克院士

郭爱克院士,这位享誉国际的神经科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于2025年4月10日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85岁。他的一生,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神经科学领域的前行之路。
郭爱克院士曾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地从事科研工作。他治学严谨,始终坚持求真唯实、创新为民的科技价值观。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神经科学和空间亚磁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多项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郭爱克院士为我国脑认知和仿生智能等交叉领域的布局与建设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他待人宽厚,豁达谦逊,乐于奉献,关爱学生和青年人才,关注社会民生,热心公益,深受国内外同行敬重和爱戴。
血液学界的奠基人:陆道培院士

陆道培院士,这位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之父”的医学巨匠,于202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他的离世,让整个医疗界为之哀悼。
陆道培院士是中国血液病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64年成功完成亚洲首例骨髓移植,开创了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体系。他的团队研发的混合胎肝细胞移植技术至今仍是应对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键方案。
陆道培院士一生致力于血液病学的研究,为我国血液病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奖、陈嘉庚奖等多项荣誉,成为我国医学界的骄傲。
医学传承的思考:宋善俊教授

宋善俊教授,这位我国血液病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于2025年4月2日离世。他的离世,让我们再次思考医学传承的重要性。
宋善俊教授主持研发的三尖杉酯碱作为我国原创抗白血病药物,其研发周期长达12年。这种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在当今快节奏的学术环境下愈发稀缺。他的离世,让我们意识到医学传承的危机。
未公开姓名的院士
除了上述三位院士,还有一位未公开姓名的院士也在同一天离世。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的贡献和影响力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这四位院士的离世,让我们深感痛惜。他们的一生,都在为我国科技事业和医学事业默默奉献,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位为国家和民族付出辛勤努力的院士。让我们铭记他们的贡献,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