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猪价格大幅反弹,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影响:
1. 供应端减少:养殖端出栏节奏减慢,月末月初,主流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完成,规模猪企出栏减量,多地猪企拉涨卖猪的心态转浓,散户以及二次育肥跟风惜售,适重标猪以及中大猪供应减少,主流屠企面临猪源到厂减量的压力。
2. 天气因素:近期南北多地出现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生猪运输难度增加,屠宰场猪源到厂存在一定压力。
3. 政策支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助农政策,包括资金补贴和兽药购买等,这些政策降低了养殖户的经营成本,鼓励了养殖规模的扩大,从而影响了供需关系。
4. 消费需求改善:随着消费需求逐步改善,样本屠企开工率小幅回升,这也为猪价上涨提供了一定支撑。
5. 养殖成本上升:饲料成本上涨,玉米和豆粕行情偏强,养殖成本压力增加,散户猪场有一定观望挺价的意愿,集团猪企有缩量拉涨的心态。
6. 节日效应:临近清明节,市场对节日支撑预期回升,屠企开工率小幅上调,日均屠宰量增加,受供应积极性下降,主流屠企顺利收猪的难度有所增加。
综合来看,生猪价格反弹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供应减少、天气影响、政策支持、消费需求改善、养殖成本上升以及节日效应等。不过,市场仍面临供应端的压力,猪价上涨难以持续,未来走势仍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的变化以及屠企开工率的变化亲爱的读者们,最近生猪市场可是热闹非凡呢!生猪价格大幅反弹,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一探究竟吧!
生猪价格大幅反弹,原因何在?

供需关系变化: 近期,我国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提升,生猪供应充沛;另一方面,随着气温下降,终端猪肉需求增加,导致生猪屠宰量环比继续增加。供需双方博弈,生猪价格自然波动起伏。
饲料原料价格稳定: 近期,生猪饲料原料价格稳定,养殖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养殖户在生猪价格下跌时仍能保持盈利,从而降低了出栏积极性,为生猪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
腌腊需求提振: 进入11月,腌腊需求逐渐升温,猪肉消费旺季来临。这无疑为生猪价格上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生猪价格反弹,养殖户笑开颜

养殖户盈利空间扩大: 生猪价格上涨,养殖户的盈利空间自然扩大。这对于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养殖户出栏积极性降低: 随着生猪价格上涨,养殖户的出栏积极性有所降低。这有助于缓解市场供应压力,为生猪价格稳定提供保障。
生猪价格反弹,未来走势如何?

供需双增格局将至: 今年新生仔猪数量自3月持续增加,对应秋冬消费旺季。从中大猪存栏看,9月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同比下降4.6%,环比增长1.5%,已连续4个月增长。预示着未来2-3个月的肥猪上市量将较之前的月份增多。
产能去化动力不足: 在养殖盈利背景下,产能去化动力不足。预计后市产能仍以小幅波动为主,对应猪价小幅波动。
关注母猪生产效率提升及冬季疫病情况: 母猪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冬季疫病情况将对生猪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以便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生猪价格反弹,对消费者有何影响?
猪肉价格或上涨: 生猪价格上涨,猪肉价格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消费需求或下降: 随着猪肉价格上涨,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可能会下降。这将对猪肉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生猪价格反弹,未来市场展望
2025年猪价波动: 预计2025年中国生猪综合养殖量将止降转增长,大猪年度出栏总量将继续增长。叠加年内玉米及豆粕价格虽将继续处于低位但相比2024年存一定上涨空间。结合多方因素,预判2025年年内商品大猪出栏交易价格在每公斤13.5 - 15.2元之间波动可能性大,年度均价总体在14 - 14.3元之间可能性大,相比2024年大幅下跌。
育肥或有亏损: 由于春节后的2-4月份期间猪价存在明显凹地且低于成本价几率偏高,因此2025年全年商品大猪育肥存阶段性亏损机会,全年平均将继续维持盈利状态。
亲爱的读者们,生猪价格反弹的背后,既有养殖户的喜悦,也有消费者的担忧。让我们一起关注生猪市场,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